七夕,一个唯美动人的词语,让人联想到的是牛郎织女忠贞不渝的爱情,极富浪漫色彩。然寻根溯源,其本身蕴含的意义,并不仅如此。
图一:七夕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原名乞巧节,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
七夕源于汉朝,最早文献见载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由此可见,此时七月初七是以穿针引线为俗,发展到“人俱习之”的宏大场面。而为何要穿针?这是古代对天文及纺织技术的崇拜,从而衍生至对织女星的崇拜;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凡间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乞求神灵传递下智慧与巧艺;故得名“乞巧”。
图二:穿针乞巧
这种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针孔(或五针孔、七针孔)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后逐渐发展成“兰夜斗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的习俗。
时至宋元,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甚至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言:“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更是人头攒动,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春节之宏盛,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图三:喜蛛应巧
然而随着后世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至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同时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如今,七夕节于2006年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是对智慧与技巧的向往,还是对浪漫爱情的憧憬,都已将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节日装点的丰韵饱满,让人回味悠长。
下一篇:处暑,乍寒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