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农历六月廿九,随着卢沟桥畔的一声枪响,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抵抗外敌入侵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为惨烈的战争,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赢得全面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就此拉开序幕,史称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卢沟桥
七七事变,又名卢沟桥事变。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此时,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愈发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彻底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中央政府,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1937年7月7日,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进行军演,夜幕降临,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词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力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
七七事变后,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后,群情激愤。翌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国民党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国共两党从生死对立转为共赴国难。事变发生后仅两个月又十五天,以团结御侮为核心内容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面形成。此后,在长达八年的时间内,国共双方的军队分别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为主体,共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八年抗战间,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侵略下,中华民族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团结,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人民重新凝聚一体,中国百姓不分贵贱无论老幼的竭心竭力支援抗战,海外侨胞亦是不余遗力的出人出钱出力。国难当头,国人万众一心,舍身报国!
七七事变后的宛平城,千疮百孔
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最少伤亡3500余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中华民族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摆脱向下沉沦的衰败轨迹,开始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七七事变乃民族觉醒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团结一致的号角!
上一篇:新国家安全法,强调自主可控
下一篇:入伏在即,酷暑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