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不同的描述,在不同的人心中拥有极为相似的共同印象——伟大。
在朱自清的文章里,父亲给他的印象是背影,那背影是胖胖的身躯,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尽管在当时的火车站这样的身影很常见,却无不体现着父亲对孩子沉重真挚的爱。
在贾平凹的记忆里,父亲是知己、也是人生导师。在其创作之初,父亲用毕生经验为其指正,大力支持他的工作、在其处于人生低谷、饱受争议时,父亲用最朴实的陪伴、用彼此曾互相约定过的酒,让孩子不再彷徨、走出沉沦。
在蔡小东的眼中,父亲并非可触可感的具体形象。而是是矗立在烈士陵园里的那块刻着红字的墓碑,是悬挂在抗美援朝纪念馆里的那张薄薄的照片,是母亲嘴里那些零零散散的故事,是家里珍藏着的那个装满遗物的铁皮箱。同时也是不朽的意志,指导后人前进的精神长灯。
还有更多的人,更多的记忆。无关身高、无关胖瘦、无关地位、只有深切的爱。感恩父亲赐予了自己生命;感恩在成长之初对自己的悉心教导;感恩在自己长大后父亲依旧为整个家庭为孩子劳心劳力默默付出。
心怀感恩,总想去回报,或许有人像小抄写员叙利奥一样,默默的为父亲分摊工作,也有人在异地拼命赚钱想去赡养老父,但有些时候,表达,更是一种对爱的回报,简单一通电话,聊些生活琐事,道声:“爸爸,我爱你!”更能让父亲开心。切勿因不好开口而去等待,别让等待成为遗憾。